久久小说网
最新小说 | 小编推荐 | 返回简介页 | 返回首页
(好看的架空小说,尽在久久小说网,记得收藏本站哦!)
选择背景色:
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浏览字体:[ 加大 ]   
选择字体颜色: 双击鼠标滚屏: (1最慢,10最快)
大唐辟珠记_分节阅读_第97节
小说作者:饭卡   小说类别:历史架空   内容大小:860 KB   上传时间:2025-05-12 19:36:44

  宝珠听了,遂排愁破涕,派十三郎出去,雇了位簪娘为自己重新梳头。十三郎听说要去酒楼吃喝看戏,欣喜雀跃,跑前跑后地忙活。等宝珠打扮停当,三人簇拥着她前往金波榭。

  作者有话说:

  虚假的大师兄:   真正的大师兄:

第159章

  这家酒楼位于权贵云集的洛阳西南区域,楹联上题着一句俗诗:金波映月杯中舞,玉露飘香醉梦仙。宝珠从未来过民间酒肆,好奇地东观西望,见楼阁仿照宫室建造,不但富丽堂皇,大梁和木柱的规格极高,用的都是三五百年以上的粗壮楠木,她不禁暗暗纳罕。

  雅座在大堂二楼,用屏风分割开,围绕中央一座六棱形高台,台上铺满宝相纹地毯,用来表演歌舞。

  金波榭的店主亲自来迎接,见主宾是名端丽少女,度其肤发举止,必是名门之后,却没有带婢女,身后跟着一个青衣奴和一个小沙弥。她没有佩戴首饰,乌黑的发髻上仅簪着一朵双色芙蓉,与如今流行的繁丽装扮大相径庭。

  东西二都仕女热爱斗花,以品种新奇为胜,高门贵女争相以千金购花种,植于庭院中,以备节日聚会之斗。更有初开时要献给王侯的蟾光寺桂花,与别不同。

  白乐天诗云:一丛深色花,十户中人赋。这样双色的花朵极为罕有,想必比金银价值更高。毕竟千金的珠宝可以传家,千金的鲜花佩戴一两天就枯萎了,才更显得奢侈。

  佩戴银鱼袋的客人毕恭毕敬地跟在少女身后,店主猜不透她的身份,也知道不便多问,行过礼后便恭敬退下了。

  训练有素的僮仆殷勤服侍,接连送上美酒佳肴。仅餐前的点心就有玉露团、金乳酥、贵妃红、龙凤糕、汉宫棋、透花糍等十二道,各种干鲜果品十二碟,亦是仿照宫廷宴席的食单烹制。味道乏善可陈,规格倒是不低。

  乐师们开始吹奏筚篥,一名十五六岁的俊俏胡人少年登上中央高台,以本族语言向南来北往的贵客四面鞠躬行礼,他珠帽长袖,金发绿眼,长得肌肤如玉鼻如锥,踩在一块不到二尺宽的花毡上,纵情旋转起舞。

  身为皇室,从小就在清歌妙舞、瑶台琼室中长大,这花团锦簇的热闹场景令宝珠仿佛回到最熟悉的地方,神情逐渐开朗。

  杨行简见略施小计令公主开怀,心中得意非常。酒过三巡,醉意上头,左摇右摆在大腿上打着拍子,恨不得将那胡腾儿拽下来,自己亲自上台舞上一曲。

  宝珠见这金发少年步伐轻捷,环行急蹴,跳身转毂,身姿十分潇洒,有一二分像韦训,心中喜爱,等他舞毕上楼来拜谢邀赏时,张口问:“你是哪里人,叫什么?”

  少年跪拜在地,乖巧地答道:“奴是粟特人,叫米法兰,是姚家班的。”

  宝珠心道假如还是公主身份,就买下这胡腾儿带回去。只是少年美则美矣,却太柔顺了些,缺了韦训那种夭矫不群的孤傲气质,不可与之相提并论。

  她解开腰间钱袋,打算拿钱打赏。昨日铸金币时多造了几枚,李唐皇室日常以金质通宝当做赏赐之物,她随手捏出一枚,正欲递出,忽然觉得不妥,复又收回包里,让十三郎另外拿一缗铜钱给他。

  韦训听她询问少年名字时就觉得极为不快,眼看宝珠从腰包里拿出金币,更是脸色突变,心想倘若她拿这钱打赏,他就把那鹰钩鼻獠奴从二楼一脚踹下去。幸亏她中途改了主意,胡腾儿才保住了鼻子。

  胡人少年舞毕退下后,高台上又上来一名二十多岁的丰艳女子,十指染着凤仙花汁。这女子想必是姚家班的台柱,甫一登场,周围客人便鼓噪起来。她为客人表演柘枝舞,舞姿婀娜曼妙。

  宝珠愉快地欣赏了一阵,倾身凑近韦训,悄声说道:“我阿娘最擅长琵琶和舞蹈,她的柘枝舞堪称世间无双,跳得极美,我小时候本来打算跟她学来着。”

  韦训听她话中未尽之意,问:“没学成?”

  宝珠摇了摇头,惋惜地说:“她不愿教我,说公主不管出降与否,一生都不需要表演歌舞取悦任何人。后来我又喜欢上角抵和骑射,她鼓励我去习武,说至少可以强身健体。”

  韦训略显惊讶,笑问:“你还学过角抵?”

  角抵术是两名壮士扭做一团摔跤,以力竞技,场面可不怎么高雅。宝珠回想起儿时趣事,笑道:“那时人人哄着我玩儿,七岁之前,我一直自以为是天下第一力士,连阿兄都不是我的对手。后来才察觉被他们骗了,只能将目标改成天下第一射手。”

  两人正谈笑间,屏风隔扇后转过一名身形肥胖的中年男子。他身着广袖绸缎海青,却留着头发,不僧不道。此人合掌一拜,问了个好,接着向宝珠恭维道:“这位小娘子生的仙姿玉貌,宝相庄严,不知是否信佛,吃斋茹素呢?”

  宝珠莫名其妙被他打断谈话,心中不快,从盘中夹了一块酥烂的蹄筋放进口中,默默咀嚼着。

  那人看她这般行动,脸上露出些许尴尬之色,又道:“不吃素也没什么,那请问您杀过生吗?”

  韦训站起身,上前推了他一把,淡然道:“她没杀过生,我倒是有点经验,你想试试?”

  宝珠冷冷地道:“我从小喜欢打猎,大小猎物杀过无数。”

  杨行简指着来人斥道:“你这人好生唐突,素昧平生,为何问东问西,搅扰我们雅兴?”

  那人摆出彬彬有礼的态度,双手合十行礼,自白道:“鄙人申德贤,是洛阳巡城行会的行首,在家修行的居士,并非恶人。刚才与熟人在金波榭用膳,望见娘子仪表端方,有慈悲相,因此过来攀谈,是想问问您是否有意参加中秋的巡城盛典,担任‘观音奴’。”

  宝珠脸上浮现出疑惑之色,她知道先祖长孙皇后的小名为观音婢,却没听说过‘观音奴’是谁。

  申德贤听他们一行人并非洛阳口音,便着力介绍说:

  “巡城又叫行像,乃是洛阳自古以来的传统。每年四月初八浴佛节,用七彩宝车载着佛像巡行洛阳全城,是备受民众敬仰的礼佛盛会,还有各种杂戏、烟花表演。只是今年年初发洪水,冲毁了天津桥,是以改到中秋节举行。

  其他准备工作已经就绪,只缺一位心虔志诚、容貌出众的少年扮演观音菩萨。我见这位小娘子宝相庄严,福耳丰润,令人一看便心生崇敬之情,正适合担任‘观音奴’,可参加选秀。”

  洛阳自古以来崇信佛教,巅峰时境内大小佛寺千余座,因此巡城这等盛事在民间关注度极高,行会的组织成员也都是城里有头脸的人物。

  申德贤是金波榭的常客,此人虽一副虔诚居士打扮,实则是个富商,极会察言观色,他着力奉承宝珠,笑容可掬地讲解。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,他既然一团和气,也没理由出手伤人。

  宝珠听见‘选秀’二字,心中不快,问:“所以行像时的佛像其实是真人扮演的?”

  申德贤点头道:“巡城那日跟上元节观灯一样,城中不设宵禁,全城百姓举家出门礼佛。观音奴戴上观音菩萨的莲花冠,身穿锦澜天衣,手拿柳枝和净瓶,登上三丈高的宝车,向民众布施甘露。

  只要有幸沾上一滴,便可治愈世间百种疾病。此乃功德无量的大善事,不管是谁担当观音奴,都是一件可以光宗耀祖的殊荣,胜造七级浮屠啊。”

  韦训讥笑道:“普通人穿上观音的衣裳,用树枝洒洒水就能治病了?既然有这等美事,那也不必有医师和药行存在了。”

  申德贤急忙说道:“杨柳观音乃是三十三观音相之一,又称为药师观音,每年巡城观者如云,得甘露病愈者成百上千,并非申某信口开河,诸位倘若不信,自可以上街打听打听。”

  韦训鄙夷地笑了一声,正要继续冷讥热嘲,宝珠出声说:“可我既不茹素,也杀过生,没资格担当这‘观音奴’。”

  申德贤思忖片刻,觉得此女容貌虽不算顶尖,气度却超群出众,又是外地人,实在相当合适,便道:“其实没那么严苛,只要没犯过杀人的恶行,是善人就算虔诚。娘子有慈悲相,登上宝车之前斋戒两天也足够了。”

  韦训皱眉道:“你这条件上下浮动,不觉得太敷衍了?”

  申德贤道:“每年的观音奴都是长秋寺观音从众人之中亲自选定的,鄙人不过是邀请合适的候选人,最终决定人选的是菩萨。假如菩萨觉得不成,那谁说也没用。”

  十三郎咦了一声:“菩萨什么时候在洛阳下凡了?还能亲自选人?”

  申德贤微笑道:“小师傅少见多怪了,候选人在观音像面前虔诚参拜,而后并肩问佛,先得到吉兆的人才能当选,全看卦象,凡人岂有干涉的本事。”

  宝珠喃喃自语:“长秋寺观音……”

  杨行简轻声提醒:“咱们还是低调些为妙。”

  宝珠说:“我懂。”她直截了当拒绝:“我们不打算在洛阳停留,你们另选他人吧,往旁边站站,别挡着我看表演。”

  申德贤还想再劝说两句,被韦训瞥了一眼,登时觉得后背发凉,胳膊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,讪讪地回自己桌上去了。

  大鼓声隆隆响起,高台上上来四名手持长枪的男子,表演《小破阵乐》。这舞蹈出自太宗皇帝的《秦王破阵乐》,原本是上百人披甲持戟,表现战阵变换的军乐。流入民间后,哪个乐团也没有此等人数规模,加上私藏甲胄以谋反论处,便减至四人。表演者穿着印有鳞片的紧身衣裳,便充作披甲了。

  歌舞继续进行,宝珠却心不在焉。韦训奇怪她怎么突然对一个路人的提议上了心,问:“你该不会信了那家伙的话,想扮一回观音?”

  宝珠摇了摇头:“那倒不至于,我不想抛头露面。不过长秋寺我是知道的,长秋宫代指皇后,从魏晋时有了寺名,历代有皇后在那里供灯礼佛。我先祖武后身为皇后时,长居于洛阳,据说曾下旨许以自己的面容塑一尊菩萨像供奉在此处,想来就是那人口中的观音了。”

  杨行简揣测她的心意,悄声道:“左右无事,倘若公主有意,咱们明日可以去长秋寺参谒。”

  十三郎好奇地说:“巡城这么热闹的盛会,我也想瞧瞧。又不知观音像如何选拔出观音奴?问佛是怎么问法?”

  宝珠笑道:“反正中秋就在眼前,咱们看过巡城再走不迟。”

  作者有话说:

  《开元天宝遗事·卷下》记载:“长安仕女,春时斗花,戴插以奇花,多者为胜,皆用千金市名花植于庭苑中,以备春时之斗也。   胡腾舞取材自李端诗《胡腾儿》,巡城的资料依然来自《洛阳伽蓝记》

第160章

  一行人酒足饭饱后,从金波榭走出来。宝珠不急于回去,在街头随机找了七八个本地人打听巡城的事。她昨日被人贩用毒计骗过之后,尤为谨慎,不敢偏信偏听,换着地方问了好多人,证实那名叫申德贤的男子的确没有撒谎。

  路人言道:“巡城是洛阳最隆重的盛会,每年都有许多少年参加海选。巡城行会先进行初筛,最后站到长秋寺观音面前的不到十人。只要参加过问佛仪式,哪怕没有当选,亦是面上有光。最后获选观音奴的少年必定是最为虔诚貌美的,家人觉得荣耀,自称‘升仙家’。”

  众口相传:“甘露疗疾神乎其神,多少人得了杨柳观音庇佑,不药而愈。只是巡城时人山人海,观音奴随手甩出柳枝,能不能得这甘露的福泽,也得看缘分机遇,不是那么容易的。”

  宝珠经过多方证实,听说甘露治病的传闻,脸上露出喜色,瞥了韦训一眼,道:“那这巡城我们一定得参加了。”

  韦训意识到她想以此途径治疗自己的绝症,心中既是感动,又觉得好笑,说道:“愚人迷信鬼神,又没见识,见到点什么怪事都当作神迹。心里先入为主,自觉病情减轻,便口口声声说是神佛显灵。这种傻事我可不信。”

  宝珠不悦,说:“我在路上听村妇说过一句俚语:有枣没枣打一竿子试试。话虽粗,却很有道理。撒一两滴水而已,又不是让你接刀子,就算没用也吃不了亏,试试效果又怎么了?”

  韦训不忿地嘀咕:“我倒宁肯接刀子……”

  十三郎眨了眨眼,对宝珠说:“大师兄向来运气不佳,这甘露要是随机抛洒,他多半是接不住。”

  宝珠斥道:“晦气!他哪里运气不好了?”

  十三郎小声嘀咕:“辛辛苦苦掏土钻洞,不知掏了多少个窝子,才找到活珠,又用不上……”

  韦训清了清嗓子,十三郎不吱声了。

  杨行简抚须沉思了片刻,沉声道:“怪不得那申德贤积极为此奔走,不管是什么选拔,候选者想中选抑或是不想中选,从中斡旋的人都有中饱私囊的机会。加上安排杂戏和烟花,需要采购大量物资,他当这行会的首领,很是有利可图呀。”

  他这样老奸巨猾的幕僚,触类旁通,举一反三,精通各种行贿贪腐的内幕,立刻猜透了申德贤的财富来路。

  宝珠喃喃道:“那不是跟花鸟使一样吗……”

  玄宗皇帝后期穷奢极欲,每年派宫中使者前往各地拣选美女以充宫掖,谓之“花鸟使”,敛财扰民,世人皆鄙夷畏惧。这申德贤干的事情也差不太多,只不过是打着佛像巡城的名义,而不是将拣选出来的女孩儿送进后宫。

  她想了想,说:“既然有利可图,那这甘露也未必是纯靠运气的,花些钱找个好位置,提前跟观音奴打过招呼,就能确保一定能接到柳枝抛洒的露水。”

  韦训诧异地问:“你们既然已经想到这一步了,还觉得那玩意儿能治病?!”

  宝珠直言道:“既然要抢,当然是好事!你别管,我自有道理。”

  杨行简笑道:“新年元日,灵验的寺庙都会高价出售头炷香,富商巨贾争相抢购。更有宗亲贵胄另辟门径,命主持开角门,抢在所有人之前烧上头炷香。既不得罪权贵,又能拿到富商的香火钱,其中门道多了去了。”接着又跟宝珠讨论如何捐献香钱,请一两件开过光的法物,保佑路上平平安安。

  韦训心道这两个人挥金似土,东西越买越多,就是有金山银山也能随手花光。一旦旅费花完,三餐不继、居无定所,将宝珠送到她兄长手上时,是灰头土脸还是垂头塌翅,那就保不准了。

  他阴森森地说:“你们放开了挥霍吧,倘若走到中途断了粮,我就转手把老杨和牛车卖了,买上一百张胡饼晒成干粮。轻装简从,无用之物尽早处理掉。”

  杨行简登时惊慌失色,他知道这江湖客什么杀人放火的事都干得出,可怜巴巴地望向公主求援:“我可是朝廷命官!”

  未等宝珠发话主持公道,十三郎抢先说:“命官只能卖一次,并不划算。卖大师兄才合适,早上售出,晚上他就自己跑回来了,无本万利。”

  宝珠噗嗤笑出声,说:“你倒聪明,如此循环发卖青衫客,不日即可发家致富了。”

  韦训啧了一声,佯装不忿,对师弟说:“你这破戒僧是吃了熊心豹子胆,竟敢随手发卖大师兄了?”

  十三郎缩了缩脖子,往宝珠另一侧迈了几步,小声说:“在九娘这里,我入门更早。”随后忍不住流露出“我乃公主的和尚”的得意神色。

  至此,韦训实在撑不住,跟着笑出声。

  众人说笑了一阵,韦训虽不肯迷信药师观音的威力,但转念一想,她处心积虑,千方百计想为自己治病延命,这份心意比任何事都难得,暗地里美滋滋的。

  转天过去,宝珠在三人陪伴下前往长秋寺游览。

  这座寺庙是一座尼庵,里面的出家人都是比丘尼,来此礼佛览胜、求签问卜的人中,有不少妇女和儿童。世间七苦八难,有人命运坎坷,有人贫病交迫,多数不如人意,一生顺遂者可谓万中无一。今生无望,只求来世,因此灵验的寺庙均香火鼎盛。

  不一会儿,杨行简就被人群冲散了。宝珠被人流簇拥着往前走,耳畔嗡嗡之声不绝于耳。民众谈论的话题中,一半是上个月盂兰盆夜昙林上人肉身成佛的奇迹,一半是今年‘观音奴’选拔之事。听说今日就是所有候选人在观音菩萨面前进行终选的日子,许多人正是为了亲眼目睹这场盛事,才特意远道来长秋寺礼佛。

  前来烧香拜佛的人数不胜数,磕头的蒲团前大排长龙。人头攒动之际,宝珠踮起脚尖,往大殿中眺望,见殿内供奉的佛像极为华丽,金身光芒闪耀,赤足立于高高的莲座上,从婀娜曼妙的身姿可以看出是女相观音。

  周围摆放着沉香、檀香、象牙、经卷等珍贵贡品,因莲座极高,被屋檐遮挡视线,看不清佛像的头脸。

本文每页显示100行  共150页  当前第97
返回章节列表页    首页    上一页  ←  97/150  →  下一页    尾页  转到:
小提示:如您觉着本文好看,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←或→快捷地打开上一页、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。
也可下载大唐辟珠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,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!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