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召容调用了江砚深部下的一批兵将前来驰援,几番厮杀之后才将贼人击退。
清理战场时,他发现这些黑衣人的衣襟上都缀着虎纹纽扣,而这纽扣,竟与他先前追查的一模一样。
这批人神出鬼没,即便抓住活口也不会吐露只字片语。他很好奇,这幕后主使,到底会是谁?
正清点兵械时,忽有急报传来,说皇上宣他即刻入宫面圣。
他整装欲返京,又见一骑绝尘而来。
马上之人未及勒缰便嘶声喊道:“大人,夫人失踪了。”
失踪?
薛召容身形猛然僵住。
鹤川急声问:“怎么回事?”
信使滚鞍下马,喘着气道:“夫人是与表少爷何苏玄一同失踪的,沈大人在京城搜遍了,都没找到人。”
何苏玄?
第59章 第59章身世之谜。
薛召容这一整日都忙得脚不沾地,心中却始终惴惴不安。他原以为是为着运河遇袭一事烦忧,却不想竟是沈支言出了事。
乍闻噩耗,他脑中轰然作响,一时间浑身僵直,连呼吸都凝滞了,整个人恍恍惚惚地冲到骏马前,一个翻身跃上马背,扬鞭就往京城方向疾驰而去。
鹤川见状,匆忙将手头事务安排妥当,也策马追了上去。
待薛召容一路风尘仆仆赶到京城,只见城门戒备森严,巡防的侍卫比平日多了数倍。他随手拽住一人询问,对方回道:“回大人,听说是哪位官家小姐和公子失踪了,正满城搜查呢。”
这话宛如一道惊雷劈在薛召容心头。他再顾不得许多,一夹马腹直奔府邸。
甫一到府门前,远远就望见宅门前人头攒动,不仅侍卫林立,沈夫人更是带着阮苓、阮玉站在阶前,个个面色惨白。
众人见薛召容策马而来,纷纷迎上前去。沈夫人双眼红肿,泪痕还未干。
阮苓更是急得跺脚,哭道:“姐夫怎的才来?姐姐她......她不见了。”
她抽抽噎噎地抹着泪:“我早说过,姐夫既与姐姐成婚,就该好生守着。如今你整日在外奔波,留姐姐一人在家,可不是要出事吗。”
薛召容强自按捺住心头翻涌的惊惶,沉声问道:“可有什么线索?她失踪前去过何处?做过什么?”
管家急忙上前禀报:“回大人,昨夜并无异样。杏儿照例在夫人房中守夜,今早却发现她被迷药放倒在地上,夫人却不见了。老奴们寻到隔壁何府,谁知何大人也失踪了。如今两家已将京城翻了个底朝天,却连半点踪迹也无。”
薛召容眸光深沉,追问道:“他们二人可是同时失踪的?何大人近日可曾来过府上?”
管家抬手拭了拭额角的汗,躬身答道:“回大人,前日何大人与
何夫人曾登门拜访。当时何夫人略坐片刻便先行离去,只余何大人与夫人在房中叙话。后来何大人走后,夫人神色便有些异样,匆匆带着小厮和杏儿出了门,许久才归。”
他顿了顿,又补充道:“据杏儿所言,夫人先去了沈府一趟,又去了城中一家药铺,询问了一味治燥咳的方子,却并未抓药。说来也巧,何大人近来似乎正受此症困扰,许是夫人见他咳得厉害,才特意去药铺打听......”
薛召容听罢,眸色愈冷,不禁握紧了手掌。他强压心头翻涌的怒意,又细问了些许细节,便带人将京城翻了个底朝天。
从朱雀大街到西市巷陌,从茶楼酒肆到佛寺道观,连最偏僻的暗巷都寻遍了,却始终不见沈支言踪影。
眼见天色渐明,薛召容再也按捺不住,直接调了驻军出城搜寻。马蹄踏碎晨露,将城外十里八乡都寻了个遍,却仍是一无所获。
这一夜格外漫长,他握着缰绳的手止不住地发颤,心头仿佛压着千钧巨石。
他哑声呢喃,眼前浮现临行前她含笑的眉眼。那时她抱着他的说,待他归来,定要好生相待,再不许分离。他们还说要生个一个孩子……
孰料,他方才离府两日,她竟凭空消失了。临行前他分明在宅院四周布下重重护卫,可终究没能护住她。
而何家更是人仰马翻,阖府上下将京城翻了个遍,却始终寻不见何苏玄的踪影。
两个大活人就这样平白没了踪影,怎不叫人忧心如焚?
翌日拂晓,薛召容正欲再带人出城搜寻,忽闻宫中来旨宣他面圣。此刻他哪还有心思应对天颜?可违抗圣旨乃是死罪,万般无奈之下,他只得快马加鞭赶赴皇宫。
他方入殿内,便听得皇上冷声诘问:“薛爱卿该当何罪?竟敢延误面圣时辰,莫非是藐视朕躬?”
薛召容当即撩袍跪地,重重叩首:“回禀陛下,微臣发妻突遭不测,人命关天,臣不得不先行寻人。恳请皇上开恩恕罪。”
皇上眸光一沉,指尖轻叩龙案:“薛爱卿,朕召你前来是为国事,若因你延误酿成大祸,该当何罪?”
薛召容背脊挺直,沉声道:“回皇上,于臣而言,发妻性命重于泰山,便是天塌下来,臣也要先寻她。”
“好一个发妻重如泰山。”皇上冷笑一声,骤然拍案,“你身为朝廷重臣,理应以国事为先,岂可耽于儿女私情?”
薛召容眉峰骤冷:“皇上此言谬矣。若无千万小家,何来江山大家?臣的夫人,便是臣的命。若皇上别无要事,臣先行告退。”
皇上哼了一声,眼底寒意森然:“朕的旨意你也敢违抗?既召你入宫,自有比寻人更要紧的事,可是比你的夫人,重要千百倍。边关突发暴乱,烽火连天,朕命薛卿即刻启程镇守。”
去边关平乱?薛召容不可置信,但是又觉得依皇上的阴险又很合理。
只是现在,多耽搁一刻,沈支言便多一分危险,他如何能安心前去边关?
皇上居高临下地望着他,语气不容置疑:“国难当前,匹夫有责。太师乃国之栋梁,理当以雷霆之势平定边患。”
薛召容眸色骤冷,沉声道:“臣身为太师,职责乃辅佐陛下理政,非统兵征战。朝中良将如云,何故偏要臣赴边关?恕臣难以从命。”
“难以从命?”皇上冷笑一声,眼底寒光乍现,“薛卿不是忘了君臣之礼?纵是太师又如何?朕今日既能赐你官袍玉带,明日亦可摘了你的乌纱帽。”
薛召容并不畏惧,因为他知道,一旦离开预示着什么,他冷声道:“回皇上,边关之行,臣断不能往,还请陛下另择良将。”
“放肆!”皇上勃然大怒,袖袍一挥,“来人!给朕拿下。”
殿外禁军闻声而动,甲胄碰撞之声骤响,转眼间便将薛召容按跪在地。
薛召容额角青筋暴起,眼中燃着怒火:“皇上此举,不过借题发挥,想要钳制于我。如今我妻子下落不明,臣只问一句,可是皇上将她关押?你给何苏玄封爵赐府,让他搬去我们隔壁住,如此明显用意,以为我会不明?”
他心急如焚,已经不管不顾了,这个时候,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比他的妻子更重要。
皇上缓步走近,俯身捏住他的下颌,冷笑道:“薛卿倒是机敏,可惜朕未曾见过你的妻子。你为了她,竟敢忤逆朕。”
他指尖力道渐重:“抗旨不遵,可是大罪,怎么,还想让你父亲来救你?好啊,朕倒要看看,你那所谓的父亲能有什么通天本事把你救出去。”
薛召容喉间溢出一声冷笑,皇上却已直起身,居高临下地道:“薛卿不必觉得委屈,国难当头,凡我朝臣子,皆当披甲上阵。若人人都如你这般临阵脱逃,这江山社稷,还要不要了?而朕身为一国之君,威严何在?”
“朕,最后问你一遍,边关,去还是不去?”
薛召容没有回答,他心中了然,若此时真去了边关,只怕是九死一生。届时莫说寻妻,怕是连自己性命都要折在皇上这局棋里。
他抬眸死死盯着眼前之人,眼底翻涌着血色。
“好一双眸子。”皇上忽然抚掌轻笑,“这眼神,倒与你那短命的母亲如出一辙。不过,这副倔强模样,倒是像极了你那猪狗不如的父亲。说来,你能在亲王府活到今日,也算你的本事。”
说到此,他见薛召容咬得牙龈渗血,甩袖转身,行至殿门又折返,玄色龙纹靴碾住他的袍角,怒声道:“朕倒是小瞧你了。既能查到李贵妃私通外臣,又能坐上太师之位,连太傅之女都成了你的妻子。”
“可惜啊,野路终究是野路,就算流着皇家血脉,这储君之位也轮不到你,就像你那疯狗般的父亲,永远只配在阴沟里啃食。边关的路朕给你了,是你自己不要。”
薛昭容双目赤红,眼底翻涌着滔天怒意。他死死盯着皇帝那张令人作呕的面容,厉声质问:“沈支言是不是你绑的?是不是你掳走了我的妻子?我警告你,倘若她有个三长两短,哪怕你是九五之尊,我也定要教你死无葬身之地。”
皇帝仿佛听见了天大的笑话,仰头大笑道:“好一个忠犬,那老东西竟养出这般牙尖嘴利的狗崽子。朕活到今日,还从未见过如此狂妄之徒。就凭你,也配威胁朕的性命?”
他话音未落,佩剑已然出鞘。锋刃抵在薛昭容颈间,激起一片寒芒。额角青筋暴起,握着剑柄的手因暴怒而微微发颤,仿佛下一刻就要让这颗桀骜不驯的头颅滚落丹墀。
薛昭容毫无惧色地迎上他的目光,冷笑一声:“陛下尽管动手。只是这一剑下去,不知您这龙椅还能坐稳几日?想激化矛盾?想挑起战事?好啊,那便试试,看看是亲王府更胜一筹,还是陛下棋高一着。”
“这些年,您处心积虑要除掉我父亲,可曾得手?您可知为何?因为我父亲手握的势力,远超出您的想象。”
“您当真以为,这满朝文武还忠心于您?”薛昭容讥诮地勾起唇角,“不妨细想,近日批阅的奏折从何而来?经谁之手?又有几件要事
真正由您决断?太子殿下中毒垂危,陛下莫非真要眼睁睁看着嫡子殒命?届时朝堂动荡,您又当如何自处?”
“还有薛廷衍,陛下当真以为,将他藏了二十余年无人知晓?我父亲若毫无察觉,岂会容他活到今日?究竟是您太过自负,以为天衣无缝,还是愚蠢至极?”
“还有二皇子,他对皇位虎视眈眈,以他的才干手段,以及野心,怕是连谋朝篡位都做得出来。”
皇上闻言瞳孔骤缩,难以置信地盯着他道:“那日,那日私闯冷宫之人是你?你还知道些什么?”
“臣知道的太多了。”薛召容唇角勾起一抹冷笑,“不仅知晓薛廷衍的身世,更知道皇上您有个孪生兄弟。当年您为了取而代之,亲手了结了他。”
殿内烛火猛地一颤。
皇上先是一怔,继而眉头紧锁,半晌,他突然低低笑了起来,笑声森冷如冰:“你倒是厉害。可朕告诉你,莫要在此自作聪明。你又怎么确定那孪生兄弟是朕的,而不是你父亲的?”
他缓步逼近,龙袍下摆扫过青砖:“你活得就像条丧家之犬,不过是亲王府养的看门狗。朕明明白白告诉你,你那所谓的父亲不会来救你。不信?大可一试。”
他咬着牙:“这本是朕与你父亲的恩怨,无论是情债还是皇权,都轮不到你插手。偏你不自量力,在此狂言犯上,你当真活腻了?”
言至此,他广袖一甩,怒喝道:“押下去,大刑伺候。”
——
寻女心切的沈贵临闻得薛召容被皇上收押,急急寻到亲王府。薛亲王听罢消息,却是不疾不徐地抿了口茶,道:“太傅大人且宽心,此事本王已然知晓。皇上这是在给本王下马威。如今他已是按捺不住,竟用这等下作手段,想要速战速决。”
“王爷明鉴。”沈贵临忧心忡忡道,“只是爱女下落不明,下官实在担忧。或许此事与皇上有关,也或许与何苏玄脱不了干系。”
薛亲王道:“本王早已派人潜入宫中查探。依本王之见,这何苏玄绝非等闲之辈,保不齐是与皇上联手设局,故意让沈支言放松警惕,再行掳人之举。”
他忽而展颜一笑,笑意却未达眼底:“不过太傅尽可放心,何家二老已在本王掌控之中。若他们敢轻举妄动,我定不会让他们好活。”
沈贵临长叹一声,眼底尽是焦灼:“我怎能不急?那可是我的女儿啊!自与你们定下婚约起,我们沈家可曾有过一日安宁?我女儿又何时过过舒心日子?这才嫁过去几日,就下落不明。”
“我听闻皇上故意要派薛召容去边关平乱,就是要在此时将他支开,好趁机下手,让他有去无回,如今我女儿生死未卜,只要她能平安归来,我也顾不得许多了。”
薛亲王眉头紧锁,沉声道:“你现在这般激动又有何用?皇家既已按捺不住要出手,那便兵来将挡,你只管稳住朝堂局势,其余之事,自有本王料理。”
沈贵临心中了然,薛亲王这段时日的低调行事,必是暗中做好了万全准备。可如今皇上狗急跳墙,他实在忧心这场争斗一旦爆发,受苦的还是黎民百姓,更是他的至亲骨肉。
身为朝廷重臣,他既要为社稷忧心,又不得不为家人奔走。
“事已至此,退无可退。”沈贵临长叹一声,拱手道,“那便全仰仗王爷了。还望王爷多派些人手在宫中打探,希望尽快寻得小女下落。”
薛亲王揉了揉发胀的眉心,显然也未料到皇上会使出这般手段。他沉声道:“太傅且宽心,本王手中尚握有重要筹码,量他也不敢轻举妄动。”
见亲王神色如此笃定,沈贵临终是未再多言。离开亲王府后,他径直去了将军府,与江将军密议良久,而后继续四处打探女儿的下落。
——
昏暗的房间里,烛火摇曳,映得薛亲王的面容晦暗不明。他望着眼前养育二十余载的“儿子”薛廷衍,唇角勾起一抹不明笑意:“这二十年来,我待你如己出,你可知道为何?”
不待回应,他负手踱至窗前,声音里透着苍凉:“我一生无妻无子,只盼能有个孩儿,看着他长大成人,继承我这一生打拼来的基业。”
他转身看向薛廷衍,眼中竟泛起一丝温情:“而你确实出色,是最合适的人选。即便后来知晓身世,仍敬我如父,这份孝心,为父很是感动。可这世上,哪有父亲会狠心将亲子送入虎口?哪有夫君会将发妻囚禁冷宫二十余载,不得与孩儿相见?”
“当年为夺帝位,他连同胞兄弟都下得去手,襁褓婴孩都不放过,有这样心狠手辣的父亲,你可觉得心寒?为了除掉我,竟让你潜伏在我身边......整整二十几年。”
最后几个字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,在寂静的室内格外刺耳。窗外的枝叶被秋风卷起,扑簌簌地打在窗棂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