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小说网
最新小说 | 小编推荐 | 返回简介页 | 返回首页
(好看的穿越小说,尽在久久小说网,记得收藏本站哦!)
选择背景色:
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浏览字体:[ 加大 ]   
选择字体颜色: 双击鼠标滚屏: (1最慢,10最快)
七零穿书文艺杠精_分节阅读_第112节
小说作者:洛水伽楠   小说类别:穿越小说   内容大小:641 KB   上传时间:2025-05-09 19:40:37

  白薇哭着说道:“我妈她、她走了。”

  宋知南心里也有些难受,“白同志,你节哀。”

  白薇擦擦眼泪,涩声说:“我母亲的死,我早有心理准备。她清醒时不止一次地对我说,她连累了我和姐姐。还说,她早就想随爸和大哥去了。恰巧,这一次那个白继业和他的小弟都被人打伤了,没人照顾他,也没人买吃的,我妈就过去给白继业送吃的,在里面下了毒,她和他一起吃的……”

  白薇说着拿出遗书:“这里面也提到你,你看看吧。”

  “……白继业是我生的,我不能再让他祸害你们和别人。我的首饰和东西你和你姐分了。我们家连累了宋知南,这个银手镯给她,算是我对她的补偿。我希望医院抱错了,但我知道不是,就当我认个干闺女吧。别为妈伤心,妈解脱了。你们要好好活下去。”

  白薇拿出银手镯:“这个不值什么钱,是老人的一片心意,你就收下吧。”

  宋知南接过银手镯戴在手上,对着陆淑芬的遗像鞠了三个躬,在收礼金的帐房先生那里随了20块钱。

  白薇留她吃饭,宋知南说家里还有事,骑着自行车回去了。

  路过人民广场时,宋知南看到李书悦在低着头扫地。她推着自行车走过去,说道:“李老师你知道吗?陆淑芬毒死白继业后自尽了,她本不该死的,该死的不是她。”

  李书悦看着宋知南,心中有千言万语,却不知该从何说起,忽然间,她想起了不知在哪本书中看到的一句话:“小宋,我们是人,是人都会有局限性。”

第121章

  时光飞逝, 日月如梭,转眼间就到了1976年的冬天。

  今年10月, □□倒台。持续十年的大运动终于结束。政治氛围宽松不少,人们终于不再整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了。

  宋知南现在已经是女工委的主任了,杨主席调到市里去了,贺胜男接替了她之前的工作,宋知南则接了贺主任的位置。

  她还记着自己6年前的承诺,打算今年搬出去,她主动找孙副厂长说,她过完春节就搬出去。

  孙副厂长现在对宋知南的态度好了许多,见她主动这么说,心里颇有些过意不去,“没事, 你再住一段时间也行。”

  宋知南接着说:“我说到做到, 不过, 我也有一个要求,就是我的人可以搬, 但文工队办公室和妇女之家不能搬啊。还有就是, 那么多申请房子的人厂里给谁不给谁?而且他们拖家带口地搬进去住也不方便。我听说咱们厂女工宿舍挺紧张的,不如就把房子改成女职工宿舍算了,放几张上下铺,能住七八个工人。”

  孙副厂长听得心中一动,这确实是个办法。

  厂里很快就传出来宋知南打算搬回老房子住,她的房子要腾出来改成女工宿舍。

  大家议论纷纷:“不得不说,宋主任这人说话算话。说再住6年就是6年, 都不带有一点拖延的。”

  “可是,之前不是说好要让我们申请的吗?怎么又改成女工宿舍了?”

  “女工宿舍确实紧张, 改成宿舍也没问题。

  “宋主任就是为我们女工着想。”

  ……

  对于宋知南要搬走这事,李群英是万分不舍。

  她特意带了饭菜来给宋知南送行,让宋知南意外地是她还带了一瓶酒。

  宋知南见李群英心事重重的模样,就感觉可能不止送行这么单纯,就问道:“你有心事?想跟我深聊?”

  李群英轻轻点头:“嗯,想跟你好好聊一聊,我憋得难受。”

  “行。”

  天气冷,宋知南决定吃火锅,切些萝卜白菜豆腐再加上肉和丸子,用小锅在炉子上煮着吃。

  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,两人一边吃菜一边小酌。

  李群英喝了两杯酒后,变得健谈起来。

  她突然感慨道:“时间过得真快呀,知南,我过完年就34了。”

  宋知南道:“34可是个好年纪,身体还好,有智慧有历练,有的人都活不到34。”

  李群英笑笑:“你就是会安慰人。这几年托你的福,我的日子好过不少。我爸妈被你劝得通情达理了很多。可是,他们再通情达理也是有限度的。现在我到了一个必须要做出抉择的十字路口。”

  “又有人给你介绍对象了?”

  “嗯。”

  不用宋知南问,李群英一古脑地说了出来:“这一次不一样,是我亲姨介绍的,她没有坑我,男方完全符合我的要求,长得不丑,甚至还有点好看,无不良嗜好,大学肄业,比我小两岁。因为出身不好,在农场劳改了十年,今年刚平反。”

  宋知南倒也不意外,这个年代,这种情况多的是。

  “你父母应该很满意吧?”

  “是的,他们松了一大口气,甚至用恳求的语气跟我说,这次男方完全符合你的要求,你就结了吧,别再让我们操心了,我们也老了,陪不了你多少年,虽然你有哥哥姐姐,但他们各有各的家庭,以后也顾不上你。其实我知道,他们这些年替我承受了很多压力。跟别的父母相比,他们已经够开明了。我现在很矛盾,理智上,我觉得我应该结婚。但是,我对未来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惶恐不安和抗拒。”

  “以前我不想结婚是因为没遇到合适的,可是如今不一样了,我考虑得更多更远。你还记得咱们6年前从南郊生产队回来时的对话吗?你说很多女人婚姻不幸福,不是个人的问题,可能是制度的问题。当时被牛阿姨打断了,咱们俩没有深聊。

  但从那以后,我也开始观察思考。我越观察越觉得真的可能真的是制度的问题,就是只要你进入这个制度,你就有可能不幸福。就像《红楼梦》大观园里姑娘们的悲剧是封建制度带来的整体性悲剧,无论你有没有才华,能不能干,你都逃脱不了。”

  宋知南握着酒杯,也开始沉思起来了。

  这个社会把婚姻捧到了一个畸形的高度,在大家的认知中,婚姻高于理想,高于自我实现。

  大部分人的人不敢去想象,如果不结婚,他们还能做什么?

  他们很多人忘了在婚姻之外,获取幸福的方式还有很多种,每一种可能都比婚姻有更大的成就感。

  他们对于女人的评价更是简单粗暴,你嫁得不好,干得再好也没用;你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家庭,一切都没有意义。

  宋知南自己是个坚定的不婚主义者,她不是异性恋也不是同性恋,她是自性恋。她只喜欢自己,无法长久地容忍别人。

  可是她并没有去推销自己的观念,也没有鼓动身边所有人都跟她一样终身不婚。这个年代可不像五十年后,单身女人所面临的社会压力非常的大,除非是内心特别强大的人,否则根本支撑不住。

  她把不结婚的坏处说给李群英听。

  结婚的坏处一大堆,比如会失去自己的空间,会丧失一部分自我,婚姻不仅解决不了自己的困境,还要解决对方和对方全家带来的问题,生育和家务带来的大量的时间经济损失。

  至于好处,宋知南想半天也没想到。嗯,可以暂时地堵住人们的议论,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同吧。

  末了,宋知南谨慎地说道:“群英,这是你自己的人生,你自己做决定吧。婚姻只是一种生活状态而已,有了它也不代表成功,没有它,也不代表失败。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。你以后想改变了,我也支持你。”

  李群英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:“知南,谢谢你。有你这样的邻居和朋友,是我一生的幸运。”

  李群英考虑许久,最终还是决定结婚。李家父母苍老的脸上露出了宽慰的笑容。

  大家伙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有些不平。

  “李群英这么大年纪才嫁人,嫁的竟然不是二婚,男人长得也不丑,还是大学生,真是便宜她了。”

  “对,她是捡漏。”

  “男方干嘛不找个更年轻的姑娘呀?”

  “谁知道呢。”

  ……

  李群英婚后不久就随男方调走了,调到了首都。

  这下,亲戚邻居们更不平了。

  李群英临走前把自己的书都送给了宋知南,两人执手相看,互相打气鼓励。

  “群英同志,你婚后不要被男色迷惑,要好好学习,天天向上。”

  “噗,请放心,就他那种男色迷惑不了我。知南同志,你要记住你的话,苟富贵,互相旺,记得常跟我写信。”

  “好。”

  李群英依依不舍地告别了父母和众朋友。

  很常一段时间内,大家提起她,语气都是酸溜溜的。

  宋知南回到屋里,抱着小虎写备忘录:今天又是难忘的一天,跟群英分开了,祝她幸福,祝她顺利。

  她翻开笔记本,最近一个难忘的日子是1976年10月7日,□□粉碎。

  再往上翻,还有一个更难忘的日子1972年3月8日,她收到了邓大姐的回信,不确定是否亲笔,但终归是她的回信。

  信中鼓励她好好学习,努力工作,为女性解放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  这封信当时被众人传看,瞻仰。宋知南也被很多人羡慕,很是风光了一阵。

  宋知南翻看了一会儿备忘录,开始晚间阅读,这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课。

  读了两小时的书,简单洗漱一下,熄灯睡觉。

  日子就这么波澜不惊地过着,很快就到了1977年的春节。今年的春节跟往年不一样,人们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,鞭炮声此起彼伏。

  宋知南收到了很多年礼,有王翠花送的瓜子、花生及各种吃食;还有赵桂枝送来的红薯土豆和大白菜。赵桂枝的那个家暴男人早在三年前就去世了,死因是过年时喝醉酒倒在雪地里冻死了。

  赵桂枝坚决不改嫁,一个人坚强地撑起了一个家。

  每一年,她都要给宋知南送点东西。有时是榆钱窝头咸菜,有时是瓜果蔬菜。

  宋知南每次都会回送她一些东西。

  牛春草看到赵桂枝后,如此评价道:“你看,我早就说了吧,女人熬死男人后最幸福了。你看看赵桂枝越活越年轻,越活越自在。”

  今年春节,宋知南还迎来了一个客人——李书悦。李书悦也平反了,摘掉帽子的那天,她喜极而泣。

  宋知南把图书馆的书还给了她。

  李书悦紧紧握着宋知南的手说道:“小宋,感激的话太多太多了,我不知道该说哪句好。感谢你这几年来对我和对大家伙的帮助。”

  “其实我也没做什么。”

  她不过是帮他们藏了一些书,并从大伯母那里给他们买了几次药。

  李书悦摇头:“不,在你看来可能是小事,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性命攸关的大事。比如你前年给老馆长拿的药,医生说他是阶级敌人不给他开药,别人不敢帮他,只有你敢帮他。哦对了,老馆长身体不行了,他女儿也平反了,他没能来亲自向你道谢,这是他女儿家的地址和电话,如果你将来有什么事可以给她写信或打电话,她能帮的一定会尽力帮你。”

  宋知南接过了信封,随手放到书包里。

  李书悦打开包袱,从里面抖落出一件红色呢子大衣:“你的那件棉袄我穿了好几年,都穿薄了,我就不还你了,正好留下来做个纪念。这件大衣,我觉得特别适合你,它的颜色就跟你这个人一样,红火、热烈、灿烂。我补发了一部分工资,生活不成问题,这件衣裳你一定要收下。”

  宋知南考虑片刻,就爽快地收下了,“谢谢李老师,这件衣裳我一看就喜欢。”

  李书悦见宋知南收下,心里也挺高兴,她生怕她不收,还要多费口舌。

  第二天,宋知南就穿着红色呢子大衣去邮局寄信,虽说时局比前些年宽松了,但人们的穿衣习惯一时还没转变过来。在一众蓝绿海洋中,宋知南那一抹红色特别亮眼。

  宋知南早已习惯了人们的目光,神情淡然地穿过人群走到柜台。信是寄给李群英的。

  她在信中写道:“自你离开后,你爸妈没了心灵寄托,时不时地来看我,每次都给我带好吃的。我不能替你孝顺他们,但我能替你吃他们。

  李老师送了我一件红色大衣,我穿上它,感觉自己像一只浴火的凤凰,别人的怒火烧不死我,我总想反吐一口怒火,烧死一些人和一些破规矩。”

本文每页显示100行  共155页  当前第112
返回章节列表页    首页    上一页  ←  112/155  →  下一页    尾页  转到:
小提示:如您觉着本文好看,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←或→快捷地打开上一页、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。
也可下载七零穿书文艺杠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,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!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