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,马文成介绍的时候可是抱着极大的热情:“梅树村跟市里商务局合作,做一个扶持待业青年就业的活动。就是免费提供教学,免费提供一百块肥皂,支持待业青年就业。”
“这个你别看……”
谁料他话还没说完,王小瑞就打断了,“马叔,这能算是梅树村吗?这不就是让卖肥皂去吗!”
马文成笑着解释:“你听我说完,要是卖得好,人家就提供更多的梅树村产品,要是再卖得好,人家就帮你办一个梅树村门市部。小瑞啊,这可是好机会,你想想看,梅树村门市部多挣钱啊,以后你要是……”
“这根本就不是梅树村,马叔你怎么这个也信啊,人家说卖得好就帮你办门市部?到时候怎么样还不是人家说了算,说你不行就不行,你行也不行。”
“再说了,那肥皂怎么卖,不会是挑着肥皂满街道溜达吧,还不够丢人的呢。要是去梅树村当他们的职员还可以,当卖货郎我不干,我还高考呢!”
马文成可没想到这么好的机会,人家还没看上,他扭头看向了王小瑞他爸,“老哥,你觉得呢?”
他爸搓搓手,根本不拿主意,扭头往屋子里看,一瞧就知道,他老婆当家,结果里面的声音是:“去什么去,我们家小瑞是要上大学的呢,马文成,你让他卖货郎你怎么想的?你是不是嫉妒我们家小瑞能上大学?你们家马辉成绩不好……”
马文成哪里想到,他好心好意还让人给误会上了,气的直接扭头就走,就这人家也没放过他,“你别走啊,你说清楚!”
马文成出来忍不住骂了一声,这都什么人啊!他怎么就眼瞎觉得王小瑞行呢,这上梁不正下梁歪!没一个有眼光的!
他……
他一扭头,就瞧见了站在旁边的褚伟民,这也是个可怜的人,他点点头就说:“伟民啊,太瘦了多吃点,对了,过两天你给我做个凳子,家里凳子不够用了。”
能照顾总要照顾一些。
褚伟民连忙道谢,不过没离开,他刚刚可听见了梅树村要找人卖肥皂,还是免费给的,这不正适合他吗!
他虽然天天不出门,可隔壁王家是有电视的,晚上的时候总会开电视,他听过梅树村的广告,也听见过梅树村的拜年,还听见过王家人议论梅树村,虽然足不出户,可他都知道。
梅树村发展这么快,如果真的能开个梅树村门市部,那对他来说,是多好的机会!
他连忙问:“马叔,梅树村那个活,王小瑞不干,我能干吗?我也是待业青年!”
马文成一瞧他就叹了口气,“我倒是觉得你合适,可你家情况不行,这怎么卖东西啊。行了,我看看以后有没有其他的合适的工作介绍给你,我给你留意着。”
褚伟民连忙说:“马叔,我听你说是一个街道一个人,那卖东西不就是在自己街道吗?不耽误我看爸妈的。我觉得我能行,我初中毕业,我会开车,我也能吃能干!”
马文成倒是真动心了,可是又一想,局长可说了,要把这事儿严肃对待,一定要选出最合适的人选,而且要尽可能帮助,争取让梅树村门市部落地南兴县。
他必须确保万无一失,不可能乱来,叹口气说:“真不合适,下次啊下次!”
褚伟民就站在原地,看着马文成离开了。
他不知道站了多久,直到听见屋子里咣当一声,仿佛是重物落了地,他连忙往屋子里跑去,就瞧见他爸已经摔在地上了,眼前还有打碎的碗。
这一看就是想自杀。
这几年这事儿也有两次,一次是听见他要放弃工作,一次是听到有个屠户家的独生女看上了他了,想嫁给他。
为了不拖累他,他们就想死,这次显然也听见了,褚伟民没说话,低头去抱他爸上床,他爹根本不愿意,一直试图挣扎,半天他都没成功,最终他吼了一声:“你干啥啊!你能不能不这样啊!你干啥啊!”
“我伺候你这么年,你们走了我咋办,我就没家了!我不能没家啊!”
屋子里顿时响起了三个人的哭声,谁也不想死,谁也想活着,“可不能拖累你啊!”他爹和妈说。
褚伟民抹了一把眼泪,“不拖累,这事儿我心里有数,不会拖累的,这个在家干能行,我肯定!只要你们在,我就能干,怎么都能干!”
周渔因着这件事,最近一直在南州,自然也住在梅树村——她早就可以在市里置办房屋,不过蘑菇生意多是在梅树村,周朵还梅树村上着学,所以不能搬走,周渔也就回来住。
25号这天早上,周渔起床吃了饭,正准备去市里,李福军找了过来,“周总,早上五点我们巡逻,发现门口有两人拖着一辆板车等在村口,板车上还有两老人,是瘫痪的。
为首的男同志说是南兴县的,叫褚伟民,想参加那个待业青年就业的活动,专门找到这里的。他说他是退伍汽车兵,父母瘫痪所以一直没就业,从街道主任那里听说了这事儿,他觉得这个他能干。不过主任认为他带着两个瘫痪老人没法弄,就拒绝了。”
“他想着不能错过,就用板车拉着爹娘过来想见你,想要这个机会。他身边还有个小姑娘,叫郑大妮,才16岁,是他路上救的。住在山里的山沟村,也是可怜孩子,没爹没娘,自己带着三个弟妹生活。”
“这次出来是攒了点鸡蛋想卖钱,路上差点让人抢了,被褚伟民救了。褚伟民说了自己要干啥,这姑娘一听,也不管他们村有没有其他要干,就非要跟着来,说是也想干。”
“我问清楚了情况就往他们说的地方打了电话,郑大妮的打到了他们乡里,说是真的,褚伟民的那个打到了他们县里,也说是真的。”
“这两人都在村委呢,现在已经吃了饭了,你看要不要见,不见我就给点东西,找个车把他们送回去。”
周渔说:“见!没有比他们更合适的了!”
第92章
周渔匆匆过去, 刚到村委就瞧见了张小翠的婆婆从屋子里出来,手里还拿着个空篮子。
瞧见周渔,大娘就说:“周总你过来了, 我听说来了两个瘫痪的, 福军拿了几个饼子给人家吃,太干了, 不好消化,我就熬了点肉糊糊送过来,哎,真可怜啊。”
梅树村里的人本就很善良, 当年家家户户都穷, 也没人欺负孤儿寡母的周渔家, 如今富起来了,更是大方。
周渔就问:“都在里面呢?”
“没有, 那个小伙子让人领着去村医那里去了,你不知道,一米八的大个, 瘦的风吹就倒, 就这样,从南兴县愣是拖着板车来了咱这里, 得有一百多里路呢。”
“走了一天两夜,那肩膀头子都磨烂了, 不收拾收拾, 这天又热了, 化了脓得感染。”
“他爸妈和那个小姑娘在屋子里呢,他爸妈都是全瘫,除了肩膀头往上能动动, 啥也不顶用,一说起来这个儿子就是哭,那小姑娘挺好,嘴甜手勤快,这会儿正给他们喂饭呢。”
周渔点点头:“那我去看看。”
这会儿天热,大门根本没关,周渔走进了就瞧见了忙碌的郑大妮,说是16了,个子也就一米五,又瘦又小又黑,这会儿正一口一口地给两个老人喂糊糊,边喂边劝:“别哭了,大爷大娘,你看伟民大哥那么孝顺,他不把你们当累赘啊!”
“人有父母是不一样的。大娘大爷,你们看看我,他们都说,我爹妈死了,给我留了弟妹是累赘,媒人们也都说,你要是没弟妹,怎么也能嫁出去,找个汉子养着。”
“可我不这么想,我爹妈死的时候,我说真的,我都顾不上伤心,因为我得把弟妹养活了,总不能饿死吧。等着回过神来,那股劲儿就过了,日子就往前走了。要是没有弟妹,就我一个,没人说话,连个家都没有,就跟草一样,我真不一定活下来。”
“要我说,既然都这样了,那就这么过呗,老天爷不收咱,就得好好活着。你们好好吃饭,天天高高兴兴的,伟民大哥心里也高兴,也能多顾顾生活。”
“我这话劝了你们一路了,如今到了梅树村了,您看看,好日子要来了。你们可不能拖后腿。”
周渔听见,车板上,只有嗯嗯嗯的声音,显然是听进去了。
周渔这才瞧了瞧门,郑大妮扭过了头来,周渔瞧见,在这一刻,她虽然在劝这对老人,不过她的眉头是紧皱的,眼睛也有些空洞,显然,她虽然劝别人很有道理,但其实自己心里也没底呢。
周渔放缓了声音,自我介绍道:“我是周渔,就是梅树村门市部的总经理,就是你们要找的人。”
郑大妮从山沟里来,这一路又不进市,根本没接触过任何梅树村的信息,而偏偏褚伟民是“听”的所有信息,也不知道周渔的样子,郑大妮根本没准备周渔这么年轻。
她只知道周渔是从一个农民做起来的,一共用了两年时间。
这会儿,郑大妮的眼睛都亮了,看着周渔就像是看到了大宝贝一样,很大胆地问:“你真是自己做起来的,我没想到你这么年轻?”
周渔都乐了,但她自己就是个大胆,所以一点也不觉得这么问有什么问题,笑着说:“对,都是我自己。我猜你这会儿心里一定挺高兴,觉得我这么年轻能做起来,你也有机会!”
郑大妮毫不掩饰,疯狂点头:“是,我说我要卖鸡蛋再买鸡,再生蛋,村里人都笑话我,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,我就是瞎胡闹。”
周渔笑着说:“我开始是养蘑菇,这东西也挺难的,要是生了杂菌,就彻底完了。而且我也没有退路,手里就几瓶菌种,大冬天的也弄不到新的。但想做就得做。”
郑大妮笑:“我也是这么想,出来卖鸡蛋的时候我就这么想,听到伟民大哥讲可以领肥皂开门市部的时候我也这么想,我就来了。”
“你就不怕是骗子?”
郑大妮虽然年纪小,可心里有数,“不怕。一来伟民大哥救了我,还愿意带着父母出门,他是好人,我信他。二来你们是免费送肥皂,我大不了就是白跑一趟,可如果是真的,应该是你们比较担心我们白拿东西吧。你咋敢呢?”
周渔没回答,再问:“那你现在咋想?”
“我觉得你们村里人很好,你也一样很好,我都担心你会赔钱。不过,如果你让我干,你放心我一定不能让你赔钱的,我们这样的人,找条路太难了,要是让你赔了,以后的人咋办?”
这话虽然简单,但里面含的内容可不简单,一个没上过学的,穷困的,差点被抢了的小姑娘,可她做事之前,知道判断真假,知道无论结果如何试一试再说,知道为梅树村着想,更知道为后来人铺路。
她很好!
周渔就问:“那你咋能保证不让我赔了?”
“如果拿了肥皂,我就带着弟妹翻山去卖,你放心,山沟村附近的村庄我都知道,我可能走路呢,无论多久,我总是能卖掉的。而且我养了六只母鸡,每天可以下六个蛋呢,就算卖不掉,我也能还的,不过我觉得,用不到我的蛋。”
“我会想尽方法卖掉的。”
周渔点点头:“我知道了。”
郑大妮看着她,显然想听周渔的正面回复,不过周渔这会儿并没有立刻回答她,郑大妮虽然很着急,可也没有歪缠,周渔觉得这姑娘是个人物。
不多时,褚伟民就回来了,果不其然,瘦的跟电线杆子一样,脸颊深深地凹了进去,看起来有些尖嘴猴腮的,不过周渔知道:这不是长得不行,是瘦脱相了。
褚伟民当过兵,岁数大一些,比郑大妮要考虑的周全,见了周渔先道歉:“周总,我们贸然上门给您添麻烦了,真是对不住。就是这机会太难得了,我没了办法,才出此下策。”
周渔也没回答他自己计较不计较,而是问:“你们街道主任到底怎么说的?”
褚伟民就把当时的话仔仔细细说了一遍,他也是个聪明人,察觉到周渔的意图,还专门强调了,“主任说,要学习好吃苦耐劳,还得家里没拖累能干的。”
周渔就知道有些问题了。
褚伟民人家不愿意其实是有情可原的,说真的,拖着两个全瘫的老人,如果他不真的来这一趟,周渔都不觉得他能行——这不是一般人能做的。
但卖肥皂上,学习好放在吃苦耐劳前面,不太对。周渔猜测,他们是想着日后要开门市部,必须有文化的才能管理。
但这都是后话了,首要的得干起来,卖肥皂东西小利润低,还要抛头露面,即便有梅树村在前面吊着,很多人也不会愿意的,如王小瑞这种,强硬的不答应还是好的——人家有自己的追求,就怕又觉得梅树村好,又觉得不好拒绝,委委屈屈应了,又心里嫌弃,到头来,她这帮扶计划就完蛋了。
周渔就跟褚伟民和郑大妮说:“其实我们是有专门的通知的,为什么不是自己找人,而是要和各级部门合作,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:选出来的人是否靠谱。”
这个靠谱不是刚刚说有文化嫌弃不愿意干的靠谱,是说作奸犯科偷鸡摸狗这种人品恶劣的人,这么多人梅树村很难一个个查证,组织推荐起码大部分是可信的。
“所以原则上,我还是认同各部门报上来的人选。”
这话落了,郑大妮和褚伟民都有点失落,郑大妮想说什么,褚伟民拦着她先开口:“我知道,我们这个不合规矩。”
周渔点头:“是,不过……你从那么远,能带着父母一路,还救了人这么一路走过来。大妮没有父母,愿意拉扯弟妹,不怕苦不怕累有机会就要来试一试。我觉得,你们是符合我要求的,我想给你们一次机会。”
“要不这样,现在是早上8点,我给你们一人二十块肥皂,你们去周边兜售,晚上八点前,回到梅树村,如果卖出去了,我就留下你们。如果没卖出去,我找车送你们回去。”
褚伟民和郑大妮都以为没戏了,哪里想到,周渔话锋一转,居然又给了机会,他俩立时喜出望外:“可以的,我们愿意!”
华美日化第一批肥皂生产出来就拿回来给梅树村的村民试用了,所以这里也有库存,周渔一说,周福军就已经去库里取了四十块。
他贴心,还拿了两个布包,一个装了二十块给他们。
时间有限,褚伟民和郑大妮谁也不想浪费这次机会,拿到手里立刻就起了身,褚伟民扭头就想拉板车,周福军就说:“你要是放心,就把你爹娘留下吧,我们照看着。”
“你这伤口刚包上,再拉扯又得破了。何况,这天虽然热了,但这么一天也挺受罪的,让你爸妈舒服舒服。”
哪里想到,褚伟民先道了谢,却说,“叔,我回家没人帮我看着,要是走远了,也得这么拉着父母去。街道主任之所以不愿意推荐我,就是因为怕我带不了父母,我今天要是放下了,那不就是作弊吗?我得拉着。”
“爸妈,你们跟着我受罪了。”
说完,他就用刚刚包扎好的肩膀拉起了板车,郑大妮在后面帮着推动,一声“走”,车子动了起来。
知道有人来,村里不少人来看怎么回事,瞧着他这样,很多人都叹口气:“不容易啊。”“这后生不错!”
倒是周渔也没闲着,直接去了商务局找了伍月华,跟她说了说底下这个想的太远的问题:“吃苦耐劳更重要,愿意干自然会学,有文化是添彩的,不是最重要的。”
伍月华也没想到,周渔没那么看重文化水平,不过周渔说得的确有道理,她就点了头:“我再跟大家强调强调,放心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