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立刻说:“闺女,你这能给我试试吗?真这么好用我就买!”
徐美芳就知道行——她带着孩子跑去省城代理店的时候就问过,咋才能卖出去呢。那个叶店长说,“你得找你的优势。你从了解的地方入手。”
她就了解自己的生活啊,她就想到了,自己每年劳保产品不够用,肥皂都要买的事儿。赵城可是工业城市,煤炭钢铁纺织那么多工厂,这得差多少肥皂啊!
果不其然,她这已经是第三家家属院了,又成了。
她兴奋地说:“您随便试!”
安省达州市。
吴玉梅在中午前终于到达了小河村,村子里的人向来警惕,瞧见她这个陌生面孔,就有人问她:“你找谁?”
她一看是个岁数差不多的老太太,就说:“老姐姐,我是前店子小溪村的,我不找谁,我来卖肥皂的。”
她说的是本地话,倒是不让人生疑,对方就说:“老妹妹,你咋这么大的岁数,跑出来卖东西啊?这天这么热,你这是走了多少路啊。”
吴玉梅就指了指自己身后的铺盖卷:“走到哪儿算哪儿,我被养儿子赶出来了,没活路了,这不,卖肥皂过日子。”
农村人谁不八卦?又是附近乡里的事儿,吴玉梅刚坐下喝了杯茶,听着信的老太太们就呼啦啦上门了。
这院子的老太太姓王,王老太一边给大家介绍前情,一边问,“你咋就能出来呢,要走也是他走!”
吴玉梅哼了一声:“我被他把肋骨都打断了,再不走,我就没命了。我也是命苦,没生孩子,老伴走了,娘家也没人了,人家不欺负我欺负谁?”
“可我没对不住他庄大光啊,我拉扯他长大,给他娶媳妇看孩子,他就是接了父母,给我个活路我也不能跑出来,我都六十了。”
王老太心疼地拍拍她的手:“这庄大光就不是东西。老姐姐,你跑出来是对的,他能动手,不出来命都没了!”
旁边的老太太们婶子伯娘们都点头:“就是啊,太可恶了!”“哎呀,这是天打五雷轰的。”
王老太还说呢:“老姐姐,我看天也不早你就在我这儿住几天,你有多少肥皂,我买你的。”
吴玉梅说八卦是因为,她知道农村老太太有多八卦,有了八卦她就能跟他们说上话卖东西。
再说了,她都被庄大光那么对待了,她凭什么替他瞒着啊。
她就是要在达州附近的村落卖肥皂,就是要四处说庄大光的八卦,就是要让庄大光被人戳脊梁骨,人要脸树要皮,庄大光不要,他大哥家的孩子可要相亲了,十里八乡的谁家嫁闺女不要打听打听,她就是要让他们家没人要!
不过,她可听着梅树村的店长们的话呢,要真心实意卖东西,她就说:“你们也别同情我买东西,这样,我给你们拿出来试一试,你看看好用不好用再买?”
“我吴玉梅你们打听打听,年轻的时候也是当过妇女主任的,我不是骗人的,真好用又便宜,你们试试。不好用你们就别买!”
这一看就是个实诚又可怜的老太太,王老太直接说:“那我就买一块,我们用用试试,好就再买?”
吴玉梅立刻点头:“哎这就对了。你们用,你们命好啊,有孝顺的亲儿子,我就不行,巴心巴肺养大的,白搭啊!”
得,卖了肥皂,话题又开始骂庄大光了。
庄大光都不知道,为啥最近他出门老有人盯着他,指指点点,“就是他!”也不知道为啥,两个大侄子相亲,说了好几家,本身都要定了,又黄了,这是咋啦?
还有很多地方,深山矿区里的生活区,离着城市遥远的农村,那些物资匮乏的地方,有人去吆喝卖肥皂。闹市区里,有人摆摊,有人挨家挨户推销,有人街头把肥皂编到了歌声里,仿佛四处都是卖肥皂的。
八月中旬肥皂最后发完,全国第一个前来进货的,不是那些年轻人,也不是那些有着绝技的人,而是六十老太吴玉梅。
她将整整四十一块八毛钱,放在了齐瑞华的面前时,是八月二十号。她只用了十天时间就全卖出去了。
当然,同时传播出去的,是庄大光鸠占鹊巢,抛弃殴打养母的消息。如果说,半个多月前,吴玉梅仿佛只有死路一条,但她现在则是恨不得仰天大笑——她不但活下来了,报复了,还挣钱了!
她得意!她自豪!
而从吴玉梅开始,一个个卖皂人,如同来时一样,又匆匆回到了梅树村,来的时候,他们各个满面霜色,将苦难写在了脸上,可在回的时候,他们脸上有了笑容。
——没有什么是钱解决不了的。当然,也没有什么成就感比自己能挣钱了更巨大!
拥有了挣钱的路子和挣钱的能力,让一个人快速地完成了蜕变。
周渔则一天天听着全国各地的电话,八月中旬之前,她听的是有多少人来参与,从一到一万,而现在她听得是有多少人回来了,也是从一开始,八月二十日,一个。八月二十一日23个……八月二十九日254个,越来越多。
而同时,回来的人越来越多,也就代表着他们将要拿走第二批肥皂,那个数量是每个人五百块……
随后是第三批肥皂,每人一千块!
……
当然,这一切自然是其他同行不知道的,全国的肥皂市场太大了,华美日化最终留下了三千人销售队伍,可分散在全国,也不过是星星点点而已。
所以,他们发现的时候,也往往是一场意外。
譬如颜美的夏方总经理赵立勇回家的时候,赫然发现,在他家那个山沟沟里,他母亲洗衣服用的肥皂上面印着四个大字——华美日化!
这让他简直不敢相信:“娘,你从哪里买的这个肥皂?我给你带回来的呢?”
他娘一边忙活一边说:“早用完了,这个肥皂好,不用出门买,价格便宜还好用,洗的可干净呢!”
赵立勇问:“怎么不用出门买?谁来送?”
他娘说:“人家来村里卖,一星期来一次,今天就来了,就在村口,你去看看。”
赵立勇连忙跑过去,他看到了什么,一个十几岁断了一只胳膊的小伙子,面前放着一个扁担两个箩筐,瞧见他就笑着问:“叔,你买肥皂吗?华美日化的,可好用呢,比供销社还便宜!不用钱也行,鸡蛋粮食也能换。”
而他的家,从最近的马路进来需要翻过三座山。
颜美进不来,京市日化进不来,除了华美日化,没有任何肥皂厂能进来,因为,他们没有这样肯吃苦的销售员!
他突然明白了周渔的策略——那些待业青年,那些老弱病残本就是被社会抛弃的人,他们已经到了绝境,是梅树村给了他们一次机会。只要能卖出去,只要能生存,他们不怕吃苦的,他们可以吃任何的苦!
所以——即便在这样不起眼的边边角角,也会有华美日化。
而这样的边边角角,全国会有多少个?那这将是多么庞大的销售队伍?那将是多么庞大的销售量?!
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!华美日化成了!
第95章
赵立勇这个发现, 对他的冲击可谓巨大。
他忍不住问这个小伙子:“这翻山越岭的就卖点肥皂,是不是太辛苦了?”
小伙子可不这么想:“叔,你可别看不上, 我们的肥皂质量好又便宜, 我一个月能挣三十块钱呢,不比工人少多少!”
“再说了, 卖肥皂怎么了?叔,你看看我,没了条胳膊,在家就是负担, 要不是梅树村和华美日化免费给一百条肥皂, 让我做生意, 我别说三十块,三块钱我都挣不到!”
那小伙子说起来的时候, 脸上都是对现在生活的满意,对梅树村和华美日化的感激,赵立勇就问:“那你想过没有?以后就一直这么卖肥皂?总不能爬一辈子的山吧。”
小伙子直接笑了, “咋可能呢叔, 我们这个职业叫做销售员,梅树村可是有晋升渠道的, 第一次给一百块,第二次五百块, 第三次一千块, 第四次就可以加小商品了, 如果卖得再好,就可以申请开梅树村门市部。”
“我现在这是一千块了,等我卖完了, 我就要多进几种小商品,我都想好了,等我能开门市部了,我就娶媳妇,让她在家里美美的看店,我出来跑,最好能再买辆拖拉机,那日子,可太美了!叔你说是不是?”
赵立勇都被感染了,点点头:“是,这日子真有盼头,好好干!”
小伙子立刻高声应了:“那当然!”
他回家的时候,脸上都带着笑,他娘瞧着不对劲问他:“你去看个卖肥皂,高兴个什么?”
赵立勇说:“娘啊,我发现一条大道,比我原先的强,虽然不知道能不能也这样走,不过……瞧见别人这么走通了,也特别高兴。”
他娘根本听不懂,只说:“嘟嘟囔囔说啥呢,反正你高兴就行。你在家就不能多待两天?一年才回来这么一趟。”
“我这不是请假回家,是顺道看看你。”赵立勇这次是去川省参加全国国肥皂、香皂,甘油质量评比会议的,这个会每年开一次,都在九月份。他早走了一天,趁机回来看看老娘。
他许诺,“娘啊,过年我回来。”
这让老人高兴坏了,“那过年一定回。”
第二天,赵立勇就带着一袋子的煮鸡蛋,爬过了三座山,坐火车去了川省的省会。他是会议开始前最后一天的晚上到的,算是最晚的,到的时候他的房间已经住满了天南海北来的日化人。
这会儿,大家正一人捧着一缸子浓茶聊天呢,大门开着,他从楼道里就听见了他们的话题——“最近的销量似乎不太好。”
原先日化厂都是实行统销,不愁销售,卖出去就不管了,反正他们到时候就会来进货。
但现在不一样了,肥皂变成了自销,原材料不缺后,产量增加了不少,同时,外省的肥皂也进来了。可以这么说,这一行从来没有竞争这么激烈过。
现在,所有日化厂都变了态度,开始反过来关注卖的怎么样——这可是涉及到大家的奖金工资呢。
所以,都对市场敏感了很多。
这个话题一开始,不少人都纷纷同意,“也不是特别多,就是从八月份开始,销售量好像降了有十分之一吧。”
这声音,赵立勇可是太熟悉了,是西河日化厂的厂长贺梅芮。
“你们也是这样吗?我们南江日化也是,我觉得挺奇怪,还专门去百货公司和供销社调查了一下,发现也没有什么差评,大家还是原先那样售卖,就是平白无故少了一成左右。”
这一说,立刻又有几个点头:“我们也是,问就是挺好的。”
赵立勇就是这时候出现在门口的,他在这个行业久了,大家都认识,一瞧见他,立时一边跟他打招呼一边调侃,“呦,赵总来了!”
大家都是厂长,就他一个夏方总经理,闹着玩很正常。赵立勇摆摆手:“什么赵总,小赵!”惹得大家一阵笑。
不过立刻有人问:“立勇,你们京市日化的销售量有没有变化?”
颜美是合资品牌,就在梅树村和大型百货有卖,供销社并不是都有,而且刚上市,很难进行对比,只能问京市日化的销量。
赵立勇还是京市日化的副厂长呢,自然了解:“略有下降,没有一成那么多。”这个情况,京市日化自然也注意到了,不过,当时根本没在意,以为是正常波动。
但现在,赵立勇知道不是的,他们波动比别人少,是因为京市日化的覆盖范围偏远地点比较少而已。
大家一听都说:“可能是存货太多,最近不买了吧。”
当然也有人不赞同,安省日化的方厂长就说:“正常情况下,夏天洗漱多,应该买得多。”
“我觉得大家可能忽略了一件事,从七月开始,梅树村就和华美日化联合搞扶持活动,他们第一批就拿出了一百万块肥皂,进入市场。”
结果一听这个,不少人都不当回事,贺梅芮直接说:“她那都是歪门左道。华美日化我了解,他们厂的设备是用的原先富源县日化厂的设备,一共就两条生产线,按年产量算是个小厂,从技术上讲,他们连皂化设备都没有,没什么技术含量!”
“他们的肥皂推出来后,卖的很不怎么样。这位周厂长,非但没有想办法提高肥皂质量,反而弄了个拉着父母的卖皂人,博人眼球。是,挺感人的,可我不欣赏!”
“这样的心思,做不好日化!”
赵立勇看了看,这里面虽然不是人人赞成贺梅芮,但同意的人也占了三分之一左右,其他人虽然不同意,也没将华美日化看上眼,毕竟他们就是个名不见经传的私人小厂。
这种小厂子一般影响范围都不会超过市,也就是周渔有梅树村这个渠道,才能卖到全国。
倒是方厂长显然没那么多成见,看他们冥顽不灵,直接放了数据:“我不是随便说说的,我是有数据的,我们省有位老太太,叫吴玉梅,是达州人,做了梅树村的销售员,只在达州卖,一个月可以卖出去3000块。我问了问,我们在达州的销量就少了不少。”
这可是有名有姓的,大家立刻态度不一样:“真的吗?不是吹牛?”
“这个老太太挺惨的,被养子撵出家门,走投无路找到了梅树村,她卖肥皂就干两件事,一边宣传梅树村的好,一边骂养子。都已经出名了,保真。”
这可让人吃惊,三千块影响不到任何日化厂,可问题是,梅树村不止一个人啊!
果不其然,方厂长讲道,“而且,她是做得比较好的,却不是唯一一个,安省至少有一百名销售员,是从三四百名人中胜出的,都有自己的销售法子,一个人一天五六十块不是问题,我算了算,平均下来,华美日化在安省一个月差不多销售四吨肥皂,不是个小数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