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小说网
最新小说 | 小编推荐 | 返回简介页 | 返回首页
(好看的穿越小说,尽在久久小说网,记得收藏本站哦!)
选择背景色:
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浏览字体:[ 加大 ]   
选择字体颜色: 双击鼠标滚屏: (1最慢,10最快)
大国日化1981_分节阅读_第81节
小说作者:大江流   小说类别:穿越小说   内容大小:968 KB   上传时间:2025-05-15 12:17:06

  “当然不缺。”

  “既然不缺,我们为什么要将就一个对待客户高高在上肆意嘲弄的工厂,我认为他们这样做不长。不过你要是担心,可以晚两天等着有其他心仪厂子联系咱们的时候,再回复。一家有女百家求,咱也不算过分。”

  张小翠还当周渔因为两次上门被冷待了才不愿意,没想到她是这个理由,虽然是同一件事,结果也一样——他们踩低逢高,一看就不是良配。

  但角度不同,格局就不一样了。

  张小翠记在心里,想了想说:“是好办法,可我觉得应该相信自己,不要留后路。”

  再接通,那位李厂长很是诚心,“我看了你们一号店的广告,很认可你们的服务态度。我们厂是专门生产电视机的,有黑白和彩电两种生产线,在北方很有影响力,也是国家优质产品。”

  “我瞧着国家日报的那篇文章,叫做一等奖是21寸大彩电,我看着很像是我们厂的产品,你们有没有卖电视的打算?”

  张小翠的回答是:“可我不认同你们的态度。”

  奋进电视机厂被拒绝后,他们又接了很多电话,应该这么说,好像在一夜之间,一号店脑袋上的紧箍咒就不见了,原先不愿意供货的,如今打了电话回来,原先悄无声息既不说愿意也不发货的,发货单直接传真了过来,原先拒绝过他们的,原先没有拜访到的,都打了电话来。

  原先周渔为了一号店开业联系,特意设置了个电话间,拉了两条电话线,如今经过一个月的沉寂后,再次忙碌了起来。

  张小翠干脆自己在那儿设了个办公位置,和王建轮流值班,就怕漏接了电话。

  当然,很多原先不敢想的货品也出现了,收音机录音机有了,电冰箱厂家也有了三四个,洗衣机的厂家有了两三个,最晚出现的,则是电视机厂家。

  一直到五天后,著名的爱华电视机厂,打来了电话,对方说:“我们希望和你们合作。”

  那会儿周渔已经到了省会,张小翠接完电话,就来找周渔,她眼睛都是湿润的,“真来了,总经理,真来了。这个比奋进好多了!”

  周渔笑着说:“是,不过你可能不能够洽谈这项业务了。”

  张小翠都愣了,“我……我有什么问题吗?”

  “不是!”周渔拿着刚刚接到的传真,“吴县那边传来了消息,他们同意在吴县县中心建立梅树村门市部二号店。我需要一个能干的店长去主持工作。虽然王建在装修的时候,出力更多,但今年省内有多家小门市部要开,我需要王建的辅助。”

  “因此只有你合适。你愿意吗?”

  周渔开始是不放心的,张小翠优点多,缺点也不少,她没文化,不敢担当,没主意。可这些日子的历练,她在成长,更何况,这次拒绝奋进电视机厂,周渔发现,她和原先不一样了。

  她原先是躲避问题,有点捡漏的想法,但现在她敢于处理问题,最重要的是,随后五天,虽然电话声不断,但没有一个电视机厂打来,张小翠原先肯定会担忧的来问周渔怎么办,但这次,她撑住了。

  她坚信门市部值得更好的,她坚持自己的决定。

  周渔觉得她可以拉出去练练了。

  张小翠几乎是瞬间兴奋了起来:“真的?”

  “真的,”周渔点头,“但这是在南方……”

  她话都没落,张小翠直接一挥手,底气足得很:“不用管他们,家里人都听我的,南方北方都一样,都得跟着我来。”

  周渔都乐了,接着交代:“那就说别的,你得带三个徒弟出来,我需要2号店建设结束,他们每个人都有本事建设新的店面。”

  这一听就知道,周渔是要扩张了,想想看也是,周渔费了这么大的劲儿,上了国家台,打出了名气,总不能让大家干看着吧。

  她点头:“好!”

  张小翠带着三个徒弟出去,王建身旁也补了三个徒弟,一时间,梅树村开始了忙碌——

  供货厂多了,需要谈判,需要敲定细节。

  南河各市的小门市部也要开始选址,好在周渔当时已经培养出一批人,于芳菲是其中的佼佼者,直接负责此事,接着跟进。

  说真的,周渔本没想着这么着急的,她原先想着一号店先稳定一段时间,但名气不等人,既然来了,豁出命去,也得抓住。

  这成了梅树村一段时间来,所有人的信念。

  去开店的人都知道,时间就是市场,越早开业,越能抓住市场,他们的名声这么大,他们的服务并不是不可以模仿的,一旦其他省市有人先入为主,来个梨花村桃花村,他们想要再进入,就要付出几倍的努力了。

  守店的人也知道,国家台的影响力有多大。用王建的话说:“如今但凡来南河的,必然会来咱们这里转一转。原先我们没打出广告,人家不会说什么。但现在我们承诺了,有问题人家就会说,你们名不副实。”

  “咱们开业后生意有多好你们的奖金已经展现了,同志们,到了接受考验的时候了,咱们加把劲儿,把全国服务第一的牌子守住,那以后,咱们奖金多多的时候在多着呢。要是守不住,可就没有以后了。”

  还真有来试一试的。

  7月4日播的广告,前几天还没事,几天后就有人拿着一件破了的衣服来了,“我这衣服刮破了,你们不是保修包换吗?”

  一号店从来就不缺顾客,这位大哥来的时候,服装专柜人正多着呢,不少人听见都看过来,也有人帮忙说话:“人家那是有质量问题,就是不是自己弄坏的,才保修包换呢。你这个是刮坏的,管人家什么事?”

  结果这位大哥说:“那也是它的布料不好,否则根本刮不坏!你们这说话不算数啊。”

  哪里想到,他刚想闹,售货员就出来了,笑着说:“这个的确不是质量问题,不过您既然来了,显然也是很喜欢这件衣服,还想继续穿是吗?这样吧,我们这里有很好的机绣师傅,这是件白衬衫,我让师傅在这里给您绣一个红旗怎么样?正好是胸口的位置。”

  白衬衫胸口绣红旗,这一听就是很好的搭配,谁不想心中有红旗。对方犹豫了一下才说:“免费的吗?绣不好怎么办?”

  售货员笑着说:“当然是免费的,绣完了如果大家都说不好,我赔您一件新的。”

  这一说,他才点了头。

  很快就有人推了一个缝纫机过来,这是很多人出嫁的陪嫁,谁都没想到,居然用的是这样的机器。更没想到,出来的是位年轻的小媳妇。

  立时不少人都觉得,“这怎么绣,这么多年,还没听说缝纫机也能刺绣呢。”

  可当这女孩一动起来,大家都忍不住惊叹,那缝纫机仿佛听她的话一样,是想怎么绣就怎么绣,一面红旗居然不多时就绣好了,跟买的新的似得,板板正正漂漂亮亮,还是独一份!

  瞧见这手艺,连那位大哥也都没意见了:“这个挺好,你们这服务还真好!谢谢了!”

  还不止这个呢,这衬衫一看就有意义,大哥还没走,售货员就被围住了:“我们也想要这么一件,我们买新衬衫,能给同样刺绣吗?”

  当天这衬衫就卖出去二十件,而且排队的更多——没存货了。

  周渔知道了,还问了问售货员:“你们是事先准备好的吗?”

  售货员笑的眼睛都成月牙了:“是,店长说我们要接受考验,我们想了想,三包政策我们服装专柜也没什么,不就是衣服破了扣子掉了。那就得有人能缝补,正好我嫂子在家没事,她手艺可好呢,我就请她来,算是帮忙,我跟她说好了,她干多少我给她发工钱!”

  周渔直接拍了板:“这么好的手艺,愿不愿意留在我们一号店?”

  谁不知道一号店生意好工资高奖金多,对方立时就点了头:“愿意愿意。”

  自此,一号店又小范围出了名——这里能衬衫上绣红旗!

  当然,他们忙周渔也忙。

  南河省商务厅开了一个1981年全省工商系统表彰大会,除了大会外,还有自由讨论部分。

  刘厅长打了电话给周渔,让她参与其中的一个会,用他的话说:“这是大家强烈要求的,你的广告做的太好了,大家想让你教教,怎么打广告!”

  当然,他还说了个关键词,“10月的秋交会快到了,南河有不少产品很好,但是同类品太多了,难以卖出。大家都觉得你有法子,想听你支支招。周渔,这是任务,必须完成!”

  秋交会三个字,让周渔一下子精神起来,日化厂也是要挣外汇的,她手头的资金已经攒的差不多了,托了莫大海和李晓明帮忙寻找合适的厂子。

  她上辈子做日化搞得是内贸,根本没参加过秋交会,但这会儿,外贸也是一条好路,原先摸不着,这次似乎可以探一探路了。

  周渔爽快地应了:“好!”

第60章

  周渔爽快地应了:“好!”

  但周渔转而又说:“刘厅长, 但我觉得,我去上课不太合适。一方面是报纸电视上做广告和在广交会上吸引顾客,这不是一回事。另一方面, 每个厂子的产品不一样, 我这点浅薄的经验,很难帮上所有人的忙。”

  要是周渔先说这句话, 刘厅长肯定以为她要推脱,但她先应了,这就是有其他想法,刘厅长跟周渔打过几次交道了, 很了解他的性格, 笑着问:“你又有什么新想法?”

  周渔就说:“我是真想给咱们南河出力。说真的, 我这门市部,没有咱们南河的厂子支持, 也开不起来。我想这样,不如也不上什么课了,大家把出口的产品拿来, 大家一起交流交流?”

  这真是没有过的形式。

  要是别人这么说, 刘厅长肯定有疑虑,行不行啊。但是周渔, 他是真信这小丫头有这个本事的。

  无论是卖蘑菇,还是开门市部, 还是开一号店, 她的动静是一次比一次闹得大, 一路从南州到南河再到国家台,谁有这样的本事?

  他想了想就点了头:“也好,这样有的放矢, 不做官面文章。”

 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,他们这会儿要开几天,大抵是各厂的样品还要运过来,所以就定在了工商大会的最后一天,两天后。

  此外,周渔还跟刘厅长要了点资料——看看要参会的几个厂子往年参加广交会的交易情况。

  等着两天后,周渔就去了商务厅——参与工商大会的厂家足有上百家,但这种小会则都是志趣相同的人因为一个论题,凑在一起开会,所以厂家并没有那么多。

  周渔两天前要资料的时候是20家,等着今天过来,就只有十六家了。而且很统一,都是工艺品、小百货之类的小厂子,大点的厂子就一个是南州肥皂厂,这家对周渔向来信任。

  她到了先去办公室找了刘厅长,刘厅长才领着她去了会议室,还没进去,就听见里面特别热闹:“你们看看我这个笔筒怎么样,这是我们新设计的图案,上面刻的是他们的圣诞树,我们觉得圣诞节应该有人买。”

  “你们这不错啊,很创新。我们酿造厂就不行了,酱油醋千百年没变化,哎,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卖得好!”

  “我们铅笔厂也是,你说铅笔不就是写字的吗?没什么好改动的。其实说真的,周总水平肯定是高的,只是我们这东西真的难出新。”

  周渔就在外面,听了后直接接了话:“王厂长,我可不赞同你的话。”

  这是成林铅笔厂的厂长,他们的产品也进了一号店和门市部,这位王厂长和周渔没少打交道了。

  所以周渔一出声,他就听出来了,周渔说不赞同他,他也不生气,还笑着说:“你看,就不能背后说人,我开个玩笑,还让正主听见了,还不赞同我。周总,我倒是想问问,你不赞同什么?是你认为你不是个高人?还是认为铅笔能出新?”

  要是对别人来讲,这是两难问题,很容易陷入困境。

  前者是自认不足,后者是给自己出难题。

  可刚刚王厂长自己都承认,不好出新了,这就成了个最简单的问题,顺着他的话说就是了。

  哪里想到,周渔的回答是:“我认为我不是高人。但铅笔出新却不是什么大难题!”

  咦!这可是跟大家的预测完全相反。本身热热闹闹一起聊天的会议室,一下子安静下来,将目光都集中在了周渔身上,想听听她的见解。

  周渔看了看,好家伙,说什么大会的小组讨论,其实几乎全部都是他们一号店的供货厂,相当于内部开会。

  想也明白,周渔的一号店红红火火,但商店里经营的东西还是有限的,重工业跟她没关系,就去了大半了,轻工业中纺织、家具五金轻工机械等都跟她没关系。

  这些工厂跟她没接触过,自然也不会信任她。

  但这样的熟人群倒也有好处,周渔可以说得更明白一点,“我认为我不是高人是因为其实我不懂广告。"

  这话一落,王厂长他们都笑了起来,南州肥皂厂的范广西就说:“周总,你这也太谦虚了,国家台的不说,就说一号店开业八天的报纸,谁不被吸引?”

  周渔刚才进来就瞧见范广西了,他是车间主任,按理说这种会议都是厂长参加的,怎么他过来了?

  不过这也不是问询的时候,周渔就按下疑惑,笑着回答:“那不是广告做得好,事实上,如果大家看过国外的广告就知道,我那些太直白了。或者换句话说,好的广告应该像咱们夏国的水墨画,有大量的留白让人想象。”

  “可你们看我的广告是吗?我简直恨不得跟大家说,我们有这么多品牌,我们东西便宜,我们服务好,赶紧来吧。”

  周渔这说法可是让大家有些不理解,王厂长就说:“周总,你也不用太谦虚!我们这些厂子参加广交会最少也有七八年了,都不行,也没准备一次交流就成了,我们就看着你的方法新,想着这么套用行不行?你不用有压力。”

  旁边的厂长们都点头,南州酿造厂是从周渔开门市部,就跟他们合作的,厂长张小舒跟周渔也熟,点头说:“是这样,我们是这么想的,就用你们的法子,印到广告纸上,告诉他们,这边有好东西,价格便宜质量好,把客人都招来。你觉得怎么样?”

  周渔看了看,好家伙,这群人还都点头呢。

本文每页显示100行  共218页  当前第81
返回章节列表页    首页    上一页  ←  81/218  →  下一页    尾页  转到:
小提示:如您觉着本文好看,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←或→快捷地打开上一页、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。
也可下载大国日化1981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,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!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,谢谢!